当前位置: 消防船 >> 消防船市场 >> 日德兰海战,双方主力舰的装甲防护大体相同
日德兰大海战,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也是航母编队海空战出现之前,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主力舰(文中所述主力舰,均指无畏型、超无畏型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下文皆同不再赘述)编队之间的对决,它将“大舰巨炮”主义推向了顶峰。
此次海战中,德意志帝国海军公海舰队(以下简称公海舰队)在战力(作战舰只99艘、总计66万吨)仅有英国皇家海军大舰队(以下简称大舰队)战力(作战舰只艘、总计万吨)60%左右的情况下,取得了击沉、歼敌数与自损比达2:1的优势数据(击沉吨位对比11.3万吨:6.23万吨,歼敌数对比:)。
尤其在主力舰方面,德军仅损失一艘,英军却损失三艘。尽管德军没能控制交战海域、打破英军的海上封锁,但却无可争议地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
上图_日德兰海战场景
日德兰大海战距今虽已过去多年,但其中的诸多话题仍被当下历史与军事爱好者津津乐道。而当论及德军的损失、尤其是主力舰损失之所以小于英军的原因时,主流观点都认为是英军战舰重视火力与机动,而德军更重视防护。德舰较小的战役损失,是因为其更“皮糙肉厚”。在无数有关日德兰海战的资料、书籍、纪录片、影视作品中,这一观点均被反复引用,似乎成为一种定论。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日德兰海战中德舰特别是德主力舰损失较小,真是因为它们要比英军同行更“皮糙肉厚”吗?
上图_日德兰海战中的德国海军
从现存的相关资料上看,英德两军主力舰的装甲防护水平基本是一致的。德战列舰(本文所述战列舰均不含前无畏舰)的主装甲带最大厚度为-毫米,最薄厚度除未参加该海战的拜仁级(Bayern,又译巴伐利亚级)为毫米外,其余均为±20毫米;英制战列舰主装甲带最厚处为(柏勒洛丰级、圣文森特级)-毫米(伊丽莎白女王级、复仇级),最薄处为-毫米,两者相比,几乎相差无几。双方战列舰的装甲甲板最薄处厚度25-50毫米,重点部位会有若干强化,但最厚不超过毫米。装甲材料上,双方使用的都是著名的“克氏钢”即克虏伯渗碳钢装甲的改进型产品,性能上并无显著差异。
至于战列巡洋舰,因为英国人发明它的初衷,是希望其拥有战列舰级别的火力和堪比巡洋舰的高航速,这样其就能在广阔的大洋上扫荡一切敢于袭击英国海运线的敌巡洋舰,并在战列舰编队决战时作为前锋或侧翼袭扰、破坏敌战列舰编队的展开和列阵。而为了达成强火力与高航速的设计指标,战巡的装甲防护便不可避免地被置于次要位置。一般而言,英制战巡的装甲厚度与其同批次开工的战列舰相比减少约1/3。
上图_德弗林格尔号战巡,舰体多处被洞穿
德国虽没有和英国一样的海洋战略与海防需求,但在“英德海军竞赛”这一“你有我有”的大背景下,也紧跟英国风潮制造了一批战列巡洋舰。尽管缺乏需求引导,但德战巡“比着葫芦画瓢”,形成了与英战巡类似的风格,即等同于同期战列舰的火力和更高的航速,装甲防护相对逊色。
不过英德两国同期战巡之间,防护水平却相差不多。尽管德战巡如塞德利茨级、德弗林格尔级舷侧装甲带最厚处达到了毫米,超过英军狮级、虎级战巡的毫米。但狮级、虎级舷侧装甲最薄处为毫米,高过塞德利茨、德弗林格尔的毫米,可见英战巡的装甲布置更为均衡。
虽说德战巡的舷侧装甲带最厚处较英战巡有50多毫米的优势,但这点优势在日德兰大海战中显然是不够用的。从下面几张历史照片中,我们不难看出德战巡均被打得伤痕累累,不仅装甲屡遭洞穿,甚至塞德利茨号被直接打成了废舰。
上图_冯·德·坦恩号战巡舷侧装甲被击穿
因此,英、德主力舰的装甲防护指标大体相当。德战巡虽在某些指标上高于英战巡,但英战巡也有部分指标超过德战巡。而且,德主力舰的所谓防护优势,并不足以抵挡英军最弱主力舰主炮的打击。日德兰海战中,英无敌号战巡便4次洞穿德最新锐战巡吕佐夫号的主装甲带,使其短时间内即进水达0吨,这也是后来导致吕舰沉没的重要原因。
要知道,作为世界上第一艘战巡,无敌号装备的45倍径MkX型毫米主炮是此役双方所有主力舰主炮中威力最小的。所以,一概而论地说德舰更“皮糙肉厚”是不对头的。
上图_坐沉港内的塞德利茨号战巡,被打成了废舰
如果硬要说德舰防护更好,从一战的实战情况来看,也就是其水密舱设计在应对鱼雷、水雷伤害时抗沉性要好一些。公海舰队的塞德利茨号曾撞上一枚装药千克的英制水雷但依旧无恙。而大舰队的鲁莽号(Audacious,又译大胆号)战列舰(属乔治五世级)在撞上一枚仅装药81.6千克的水雷后,即在12小时内倾覆。尽管当时鲁莽号的损管工作可谓一塌糊涂,但两军主力舰水下防护的差距可见一斑。
上图_“吕佐夫”号战列巡洋舰
可日德兰大海战中,鱼雷、水雷的战果非常有限,特别是双方主力舰中仅有英战列舰马尔伯罗号(属铁公爵级)中雷后受损较为严重(德战巡吕佐夫号最后虽由己方驱逐舰发射鱼雷击沉,但在这之前已开始倾覆,故其致命损伤仍来自英舰炮击),所以德舰防雷性能好的优点并未得到体现。
上图_“不倦”号战列巡洋舰
那么,既然双方主力舰的装甲防护大体相同,为什么在炮战中英军的损失更大?
大舰队损失的三艘主力舰——不倦号、玛丽王后号、无敌号战巡,无一例外均是被击穿主炮炮塔后引发了弹药殉爆,从而导致整舰在短时间内迅速倾覆。其中,不倦号系A炮塔被击穿后导致殉爆,玛丽王后号、无敌号系Q炮塔被击穿后导致殉爆。
上图_玛丽女王号爆炸沉没
而反观公海舰队的战巡,虽然也遭到猛烈打击,以至于5艘参战者最后仅剩毛奇号还有战斗力,其余非沉即创,甚至塞德利茨号的5座主炮炮塔全被击毁,但却没有像不倦号那样引发致命的弹药殉爆。这样一来,德战巡尽管遍体鳞伤,但基本保持了舰体完整,这样其就可以依靠巨大的储备浮力挣扎地返回母港,最终仅有吕佐夫号因进水过多而被放弃。
可见,导致双方主力舰损失差别甚大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英战巡被击穿炮塔后引发的可怕殉爆。
上图_狮级、玛丽王后级炮塔编号示意图
上图_无敌级、不倦级炮塔编号示意图
那么,同样是被击穿炮塔,为何殉爆的总是英战巡?
当时的主力舰发射主炮时,要先通过扬升机,将位于主炮塔下部弹库中的炮弹经由供弹通道输送至炮塔内装入炮膛,接着扬升机回到通道底部,再将同样位于主炮塔下部药库中的发射药输送至炮塔内装入炮膛。待炮弹、发射药全部装填完毕后,炮手们就会封闭炮闩,而后调整主炮至所需的角度和方向,等候开火命令。
上图_主力舰主炮炮塔供弹装置示意图
为了保证安全,当每一次的炮弹、发射药装填完毕后,炮塔底部连通供弹通道的防火门(即上图箭头处)将被关闭,以确保发射产生的火星、静电等不会顺着通道窜入药库、弹库从而引发危险。不仅如此,炮塔内也不得存放任何杂物。战斗或演习结束后,官兵们还要认真打扫炮塔,以消除一切火灾隐患。
然而在日德兰海战时,英战巡对上述安全措施却统统无视了。战后有相当多的英军官兵回忆,大舰队战巡分舰队指挥官贝蒂中将在交火时一再下令提高射速,以至于英战巡炮塔底部的防火门一直保持常开不关的状态,以便更快地向炮塔内供弹。
此外,英军更是把大量发射药及炮弹堆积在炮塔内部和供弹通道内,以减少装弹流程、提高射速。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炮塔被击穿,伴随产生的爆炸和火灾不仅会将这些堆积的炮弹和发射药付之一炬,火势还会顺着供弹通道蔓延至炮塔下面的药库和弹库,这就引发了不倦号等三舰的灾难性殉爆。
上图_英德两国舰队主要将领
战后有人为贝蒂辩解,认为当其与希佩尔中将率领的德战巡编队接战时,由于受海面雾气和光照影响,贝蒂所部能见度较差,主炮命中率很低(贝蒂统领的大舰队第1、第2战巡中队在整个日德兰海战中命中率仅有1.43%,希佩尔率领的德战巡分舰队命中率达3.89%)。为此贝蒂只得采取非正常手段,通过提升射速来弥补命中率甚低的不足。但是,“开快炮”可不是贝蒂一人的毛病。实际上当时皇家海军的多数高级将领均崇尚以密集火力压制对手的战术,坐镇无敌号指挥的大舰队第3战巡中队司令贺拉斯胡德少将亦是如此。
无敌号沉没后的幸存者丹罗伊特中校(无敌号枪炮长)就回忆道,少将通过传声管命令他:“打得越快越好,每一发都很有效!”无敌号在短短8分钟内,便向吕佐夫号进行了15次齐射,这种按当时标准来看近乎“疯狂”的射速,自然会使官兵们有意无意地忽略炮塔安全规定。
上图_“无敌”号战列巡洋舰
上图_““无敌”号爆炸沉没
反观德军,由于深度吸取了多格尔沙洲之战的教训(此战中塞德利茨号炮塔被毁引发大火,多亏损管人员奋力扑救才避免了弹药殉爆),在日德兰海战前均对主力舰的弹药储存和传送系统进行了安全优化,加厚防火门,设置专门容器存放发射药,并严格炮塔内部的消防纪律。实战表明,正是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德战巡炮塔被洞穿后引发殉爆的概率,从而保证了战舰的相对安全。像塞德利茨号那样尽管所有主炮炮塔全部被毁,却没有发生像不倦号那种“撸炮一时爽,中弹火葬场”的悲剧。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小防火门,竟会成为决定英德两军主力舰队会战成败的关键因素,这恐怕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事实上,尽管百余年过去了,解读日德兰海战的各类文献早已是浩如烟海。但轻信“英舰重视火力与速度,德舰重视装甲防护”此类人云亦云之言者绝不在少数。
上图_日德兰海战示意图
正如意大利前海军准将、海战史专家米凯莱科森蒂诺所言,如果仅从战役结果来看,似乎谁都能得出德战巡防护优于英战巡这一结论,“但实际上,真实原因应该是德国海军比其英国同行在损管作业程序以及相关训练方面所做的工作更加细致、完善而已。”
作者:林森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江泓《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
[2]郑军《日德兰海战--大炮巨舰的绝唱》
[3]米凯莱科森蒂诺、鲁杰洛斯坦格里尼《英国和德国战列巡洋舰:技术发展与作战运用》(贾雷译)
[4]欧阳欣、易山、殷宪群等《世界战列巡洋舰全集》(《舰船知识》年增刊)
[5]张宇翔《巨人的对决:日德兰海战中的英德主力舰》
(注:文中有关英德两军战舰装甲防护的数据均摘自《巨人的对决:日德兰海战中的英德主力舰》)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