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消防船 >> 消防船市场 >> 直击长江干线水上联合搜救演习,大量黑科
11月15日上午,长江重庆涪陵黄旗码头段水雾缭绕,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上行方向的滚装船“庆宜”与下行方向的集装箱货船“民楷”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乘员落水、船只起火、燃油泄漏、集装箱落水等一连串险情与次生灾害……
这起惊险的“事故”,其实是由交通运输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长江干线水上联合搜救演习。此次演习以“关爱生命,共护平安绿色长江”为主题,来自交通运输系统和重庆市31家单位的32艘船艇、余人参与其中,针对模拟险情展开六个科目的协同救援与处置,在三峡库区上演了一幅“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图景。
其中,航道多波束扫测、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工业级消防救援无人机、智能救生器等一大批高新技术和装备首次集中应用。
△事故船只人员落水
△落水人员打开烟雾求救信号
有乘员落水,无人机送来救生衣
这起“事故”发生于当天上午10点。当时,满载乘客和车辆的“庆宜”正沿涪陵江段北岸上行,船员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乘客们惬意地倚靠着护栏饱览江上美景。但就在此时,危险正一步步逼近“庆宜”——装载有60个大型集装箱的“民楷”正朝着下行方向驶来,两船预定行进的线路几乎一致!
50米,30米,10米!
船大难掉头,两艘船的船员们尽管做出最大努力进行操控轮船规避两船接触,但相撞事故还是发生了。
此时,重庆市水上搜救中心接到了“庆宜”的报警求救电话。在船员焦急的话语中,搜救中心得知该船有10人落水,情况危急。接报后,搜救中心利用北斗卫星定位碰撞水域附近救援船舶,迅速调派附近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实施救助。
△无人机空投救生衣
△搜救船只将落水人员救起
“救命!救救我啊!”冰冷无情的江水当,10名落水人员不断呼救、挣扎,并被冲向下游。第一要务是救人,为避免发生溺水险情,在救援船艇赶来的同时,挂载着救生设备的新型无人机先行一步,用空投的方式,将救生圈投送给落水人员,为救援争取了更多时间。
被冲向远处,智能救生器带他回来
没过多久,海巡艇和救援艇赶到事发水域,展开搜寻救助工作。海事人员发现,有一名身着白衣的男子被江水冲向了远处。为了尽快将这名男子救上船,海事人员立即投放智能救生器实施救助。
智能救生器是目前正在普及的水上搜救设备,外形如同回旋镖,通过遥控的方式进行操控。它采用类似水上摩托的推进器驱动,速度快,可抗风浪行进。
智能救生器入水后,犹如“踏浪者”一般,冲向了白衣男子。随后,男子趴在智能救生器上,并被载着滑行到海巡艇边。海事人员投掷了救生抛投器,男子奋力抓住,最终顺利被拉上船。
在四艘海巡艇的通力救援下,包括1名伤员在内的10人全部获救上岸。此外,2名“庆宜”上的伤员也一同被转运上岸。早已等候的医护人员立即展开医疗救助。
为保障“庆宜”轮上遇险乘客安全,现场指挥部调派附近水域的客渡船“江上明月”赶赴现场,对名遇险人员进行转移。
据了解,长江三峡库区长期航行的旅游客船、滚装客船有96艘,旅客及司乘人员年运量达多万人。为确保在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重庆海事局在沿江设置了余艘以客渡船为主的人道救生船,参与遇险人员转移和前期救助,保证在船人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助。
△事故船只发生“爆炸”
△无人船对爆炸船只进行侦查
甲板现火情,无人机无人船齐上阵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遇险人员完成转移还没两分钟,“庆宜”甲板上装载的货车突发火情,留守货船的船员们随即上报火情,并利用灭火器、消防水枪进行自救。
获悉情况后,救援人员急需侦察清楚现场火情,部署消防灭火。现场指挥部立即调派消防无人机赶赴现场,探明火情并协助灭火。
消防无人机是集消防、救生、投送、检测于一体的工业级无人机。携带干粉灭火装置的它,在探明火情之后,开始在火场投放干粉协助灭火。
“轰!”险情再一次加剧。就在干粉投放的过程中,几声巨响从“庆宜”上传来——甲板上停放的货车发生了爆燃!
△消防船对“爆炸”起火事故船进行灭火作业
△消防船喷洒泡沫灭火剂灭火
火势进一步扩大,不断涌出的黑烟也让消防无人机无法再进行勘察工作。为此,现场指挥部指令无人船迅速出动,进一步探明火情。只见船长仅5米的安防巡逻无人船以极快的速度从岸边驶向“庆宜”,并利用搭载的光电系统,完成了船只受损情况、周边水文信息、气象信息等资料的收集与传输工作,省去了集结人员和设备的时间,为救援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并为后续调查保留了重要现场资料。
无人设备完成火情勘察后,3艘来自专业消防船立即赶赴现场,从三个方向使用泡沫对“庆宜”的火势进行压制。其中,专业灭火战斗船“消防02”还使用高压水炮对火场周边进行降温隔离,同时开启船载水幕进行自身保护。
经过一场紧张战斗,浓烟逐渐消失,火灾被完全扑灭。
溢油又发生,“水上吸油烟机”显神威
“无人机组发现,事故船只下游发现油污带!”
这起两船相撞事故的险情依旧在继续着。现场无人机传来的影响当中,一条油污带因“庆宜”发生燃油泄漏而产生,并开始在江面上扩散。现场指挥部立即调集溢油处置船舶紧急行动,并让“庆宜”尽快进行堵漏。
△救援船只对江面污染物进行清理
在海巡艇的指挥下,拖带着两道橙色围油栏的多艘救援船来到现场,在溢油区域布下天罗地网,并把溢油集中到一个较小的区域内,增加油膜厚度的同时,便于收油船回收或进行其他处理。
“庆宜”燃油泄漏被堵住的同时,自航式收油船也来到了两道围油栏之间,利用收油机回收溢油,并抛撒吸油毡吸附零星油花。据了解,收油机在较大规模的溢油事故中往往优先选用,而自重20公斤的吸油毡最多可吸油公斤。
江面溢油全部清除后,环保监测船来到现场进行水质取样监测。经过环境应急监测人员检测,污染水域水质已符合国家标准,溢油险情得以排除,各救援船舶开始有序撤离现场。
△“事故”船只集装箱落水
集装箱落水,北斗应急示位标锁定目标
“庆宜”引发的救援全部完成后,此前与之相撞的“民楷”却也传出险情——原来,在此前的碰撞当中,“民楷”船身受损导致漏水。由于堵漏未能成功,船身出现倾斜,装载数十吨货物的4个集装箱落入江中,其中2个已经沉入江底。
△救援船只打捞落水集装箱
好在,“民楷”上装载的集装箱都安装有新型北斗应急示位标。险情发生时会自动启动并实现定位,还可通过北斗特有的短报文功能发送报警信息,实现对险情的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
通过无人机侦查,其中有2个集装箱正缓慢向下游漂移。为减少或避免货物损失,排除航道隐患,两艘拖轮受令赶到现场,利用钢缆对集装箱进行固定,并将它们拖带至安全水域,方便浮吊船打捞。
据了解,目前,长江航务管理局和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正在开展北斗内河示范工程建设,将在长江干线船舶上持续推广应用超过0套北斗应急示位标设备,利用北斗技术进一步为长江干线船舶、人员、货物提供自主可控的安全技术保障。
沉箱去哪儿?扫测与水下机器人显身手
位于江底的集装箱到底在哪里?事发水域到底有多深?这时就到了专业测量船大显身手的时候。配载有先进多波束测量系统装备的“渝道测”通过现场扫测,实时描绘水底地形的三维特征。通过比对,发现在江底80米处,有一个疑似集装箱的物体。
搭载水下机器人的航标养护工作船随即赶往现场展开核实。该水下机器人轻便小巧、操作简单,可在水下米范围内自动定向定深作业,并能搭载机械手、声呐、高清摄像头等装置,满足多种水上、水下作业环境。通过实时传回的影像,大家确认了该物体确系是从“民楷”上跌落的集装箱。
普通空气潜水的极限深度为60米,而尚未打捞出水的集装箱所在位置位于水下80米处,潜水作业风险巨大。为此,现场指挥部决定请求上级支援,调派深潜设备实施打捞。接到支援请求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立即指令上海打捞局携带深潜打捞设备,赶往涪陵协助打捞。
正在向米饱和潜水进军的上海打捞局专业团队,在沿江各省市交通部门的全力保障下,赶赴涪陵黄旗事故现场。两名全副武装的专业潜水员先后潜入江中,协助承担打捞任务的浮吊船完成栓套作业,并最终顺利完成打捞,并驶向安全水域。
随着解除交通管制的命令下达,黄旗码头水域再次恢复了昔日平稳景象。
新闻多一点
近年来长江干线水上应急救助能力显著提升
据了解,此次演习是继7年长江三峡库区水上联合搜救演习之后,时隔12年再次在长江干线举办国家级大规模联合搜救演习。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演习是一次水上应急救助多科目、各方搜救力量全集结、专业船艇及先进装备技术全展示的“实战”演练。演习动员了政府、行业、社会等多方搜救力量,展示了长江干线条块结合、专兼结合、协同作战的水上搜救优势,对于提升应急救助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水域清洁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与沿长江省市加强合作,遵循《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推动《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实施,不断完善巡航救助一体化体系。
依托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等国家水上专业救助力量,以及军队力量作为长江干线水上应急搜救力量的重要补充,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与沿江7省2市交通主管部门和主要港口城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应急装备力量资源共享,着力构建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有效救助的现代化长江干线应急救助体系,长江干线水上应急救助能力显著提升。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王梓涵摄影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