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消防船 >> 消防船资源 >> 全球集装箱龙头,中集集团集装箱周期反弹,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德邦证券俞能飞)
1.中集集团:全球集装箱龙头企业,多项业务世界冠军1.1.公司历史悠久,全球实力强劲
中集集团于年1月创立于深圳,由招商局与丹麦宝隆洋行合资成立,是世界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是A+H股公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为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招商局集团等。#中集集团#中集集团历史悠久,上市近三十年,根植国际化基因。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有限公司”,是由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与丹麦宝隆洋行、美国海洋集装箱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年12月19日,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转换上市地,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并挂牌交易,本公司原全部发行的B股转为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
公司致力于全球化的布局,生产基地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澳洲,业务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客户和销售网络分布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均衡。
两大股东为深圳资本集团和招商局集团。年10月12日,公司股东方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与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年12月18日,本次股份转让完成。截至年第三季度,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本公司29.74%股权,成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
第二大股东为招商局集团,通过其子公司招商局国际(中集)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4.49%。除上述两者以外,无其他法人或个人持有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10%或以上股份。
公司董事长麦伯良先生在公司任职30年,带领公司实现稳步成长。
年,麦伯良被正式任命为公司总经理,由年3月7日起担任公司总裁并由年3月8日起兼任本公司执行董事。年8月27日起担任本公司执行董事、CEO兼总裁,自年8月27日起担任本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CEO,现同时亦是中集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业务延伸到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和食品装备、海洋工程等多个业务领域,相继取得了集装箱、车辆、登机桥等多个领域的世界第一。年12月28日麦伯良总裁当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1.2.战略目标明确,业务多元发展
公司深耕集装箱制造业务及相关孵化产业,产业集群主要涵盖物流领域及能源领域。公司的核心业务是海运集装箱,孵化出道路运输车辆业务、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辅之以物流服务业务及循环载具业务提供物流专业领域的产品及服务;在能源行业领域,公司主要从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业务、海洋工程业务方面开展;同时,公司在不断开发新兴产业并拥有服务自身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其中,集装箱产业持续保持全球行业领先地位,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以及海工业务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年公司确定了“为现代化交通运输提供装备和服务”的使命,即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建立和并行发展三个层面的业务:第一层面为核心业务——集装箱业务;第二层面为厢式半挂车业务,后逐渐调整为道路运输车辆业务;第三层面为以更广泛的形式介入现代化交通运输装备及服务行业中有生命力的业务。不同业务领域有清晰的发展脉络。
收购兼并扩张,业务多元发展。年,中集首次实施跨区域并购策略,收购大连货柜工业51.18%的股权,在北方建立深圳以外的首个生产基地。此后,收购兼并也成为中集战略扩张的主要方式。
1.2.1.集装箱业务——中集集装箱
公司是全球集装箱行业的领先者,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年,公司集装箱产销量达到标准箱,成为全球最大的干货集装箱制造商,确立市场领先地位。此后行业地位不断巩固。年9月29日,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引进世界先进的德国冷藏箱制造技术,产品品种从单一化向系列化转变。
23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速维持低位,集装箱需求筑底。年由于集装箱整体需求的放缓,叠加原材料价格下跌等因素的影响,全年新箱箱价和销量下降,营收/毛利率为43,万元/22.20%。集装箱销量与营收走势基本一致。年冷藏箱/干货箱销量为12.33/.09万台。
年前三季度标准干货集装箱累计销量47.65万TEU,同比-52.90%;冷藏箱累计销量8.01万TEU,同比-20.54%,特种箱中,开顶集装箱和框架集装箱需求增长明显。单季度环比看,标准干货集装箱第三季度累计销量约21.3万TEU,对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分别增长%及18%;冷藏箱第三季度累计销量约2.87万TEU,对比第一季度增长%,相对第二季度下滑27%。
1.2.2.道路运输车辆业务——中集车辆
中集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于年开始制造及销售半挂车,自年起公司已连续十年保持半挂车产量全球第一。
年4月16日,“中集集团半挂车/厢车半挂车产品发布会”在深圳蛇口举办。发布会的举行,标志着公司“为现代化交通运输提供装备和服务”的第二层面业务——道路运输车辆业务正式启动。
中集通过收购兼并和投资新建等扩张手段,先后并购了扬州通华、美国HpaMonon、济南考格尔、驻马店华骏、张家港圣达因、洛阳凌宇、芜湖瑞江等业内知名企业,建立起服务于全球主流市场的二十多个生产基地。年,中集道路运输车辆产销量实现世界第一。
中集车辆是公司道路运输车辆业务的经营主体。截至年6月,中集集团持股中集车辆36.1%。公司于年进入行业以来,围绕“专注、创新”形成了经营优势、技术优势。根据《GlobalTrailer》公布年全球前50名半挂车制造商按产量排名数据,公司连续11年蝉联全球第一。年7月,中集车辆(.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年7月,中集车辆(.SZ)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实现A+H两地上市。
根据实际运营和战略管理需要,中集车辆成立了六大业务或集团:“灯塔先锋业务”、“北美业务”、“欧洲业务”、“强冠业务集团”、“城市渣土车业务”以及“太字节业务集团”,旨在打破经营孤岛,实现产销联动和效益最大化。全球拥有23家“灯塔”工厂,销售网络覆盖40多个国家。
“跨洋经营,当地制造”战略高质量落地,海外业绩持续兑现。年前三季度,中集车辆继续夯实主业,发挥跨洋经营优势,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保持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8亿元,同比增长12.42%,实现归属于中集车辆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22.77亿元,同比增长.64%,在全球销售各类车辆合计,辆/台套。
1.2.3.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业务板块——中集安瑞科
中集安瑞科成立于年,是中国领先的专业气体设备制造商之一,也是气体能源行业的综合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集安瑞科是中集集团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板块经营主体,截至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中集安瑞科的股权比例约67.59%。年7月30日,中集集团与安瑞科能源装备控股有限公司达成并购协议。公司于年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并于年转入主板。中集安瑞科主要从事广泛用于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三个行业的各类型运输、储存及加工装备的设计、开发、制造、工程、销售及运作。
年前三季度,受益于天然气消费持续复苏,以及LNG价格维持在正常区间,公司收入实现整体平稳增长。Q1-Q3安瑞科营收为.37亿元,同比+17%。截至年9月底中集安瑞科整体在手订单再创新高,约人民币.56亿元,同比增长27.6%,前三季度累计新签订单人民币.58亿元,同比增长28.3%,清洁能源前三季度累计新签订单同比大幅增长61.5%至约人民币.30亿元。
1.2.4.船舶及海洋工程设施板块——烟台来福士
来福士是国际领先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设施建造公司,主要致力于各类钻井平台及其配套船舶的建造。年3月12日,中集集团收购烟台来福士公司29.9%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收购烟台来福士公司标志着中集正式进入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即特殊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建造业务领域。
年前三季度,船舶订单量同比去年大幅增长,随着海工新接订单陆续进入建造期,公司海洋工程业务的营业收入为67.33亿元,同比+70.49%;前三季度同比减亏60.59%,第三季度环比减亏29.71%。其中,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于年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实现盈利。年,海洋工程毛利率大幅下降至-10.33%,主要原因是自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全球海工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年海工市场仍处于承压期,市场新增需求有限。
1.2.5.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及救援设备板块——中集天达
中集天达致力于为全球城市提供高端、智能的服务装备及解决方案,让出行更顺畅、生活更安全、物流更快捷。
主营业务分为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两大板块,作为一家大规模国际化公司,多名员工遍及全球,30多家下属企业及业务机构分布在中国、新加坡、德国、法国、荷兰、美国、印尼、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现已形成了覆盖全球的研发、生产、营销及服务网络。
年,中集天达反向收购新加坡得利国际;年中集天达换股收购中国消防30%股权;年德利国际注入中国消防;同年,中集天达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原“中国消防”正式更名为“中集天达”。据中集集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