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6297_lab.html(百家号独家约稿,文/花熊)首艘国产航母首次出航,这是一个值得中国军迷永远记住的日子,这是中国自主建造的航空母舰第一次航行在碧蓝大海上,其劈波斩浪的威武身姿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进军全球大洋的雄心壮志。对于国产航母来说,首次试航只是个开始,其还需要在接下来大约一到两年的时间内进行数次不同程度的出海航行,以对舰体、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等诸多方面进行逐一、细致的测试。待圆满通过各项”大考”且都符合交付标准后,方可入列中国海军。众所周知,现代航母是一款大型装备,其建造过程本身就是一项复杂且成本高昂的技术密集型工程。因此在部队接收前,造船厂家对航母的测试项目往往会高达成百上千项,本文仅列举一些关键项目,以向广大军迷朋友们科普一下那些至关重要的检测项目:一、最大航速与经济航速下的航程。对于任何一型非核动力军舰来说,航速与航程的确定和计算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其在实际使用中会涉及到补给周期的问题。舰艇在航行中不断消耗着自身所携带的燃料与润滑油,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靠岸补充或进行海上补给。航母战斗群中通常会编有综合补给舰,中国的型舰就是其中的一种。既然是综合补给舰,那就意味着这种舰艇可以携带和补给的物资并非一种,其既可以为航母和舰队中的其他舰艇补充燃料和润滑油,也会装载弹药、食物、淡水、被服、医药品和航空燃油等诸多补给品。当然,综合补给舰最主要的服务目标依然是航母。于是乎一个重要的问题产生了,那就是综合补给舰该如何确定各项物资的携带量与比例?通常情况下,决定补给舰携带物资量和物资比例的因素有很多,如任务周期、任务强度、舰队部署地域的环境……等等,而在燃料和润滑油补给方面,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航母本身在最大航速与经济航速下的航程。不同航速和航程条件下,航母对燃料与润滑油的消耗量是不同的,其关系到航母的可部署范围,乃至会决定舰载机的最远前出打击范围。因此,若想让航母准确到达部署海域并顺利执行各项任务,后勤部门必然要在参考航母航速和航程后(通常还包括航线选择,如是否会因气象条件出现绕行,或因受到来自水下潜艇的威胁进行之字航行,这些都会造成许多额外的燃油消耗),准确计算出其所需的各种燃料量,以让综合补给舰携带充足,并协调好其他物资的携带量和比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气象条件的不同,航母在以相同马力或速度下航行时,其航程与燃料消耗量往往会有很大区别。道理很简单,航母在平静海面状态下以最大航速航行的航程必然要大于顶着几级海况风浪下航行的航程,这些也需要进行相对准确的测试和计算,以便部队在实际使用中对物资补给时间与频率做到心中有数,以及估算出航母可部署范围和舰载机打击范围。所以,看似最简单的航行测试背后所包含的意义绝对不容小觑。二、不同航速条件下的转弯性能测试。航母的转弯性能是适航性中的一环,其通常会以最大航速、最大航速的75%、经济航速等多种不同航速条件下进行左、右满舵的转完性能测试。在连续的反向转弯中,航母舰体会向左侧和右侧大幅度倾斜,工作人员需要计算倾斜的程度、从倾斜状态回到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横摇次数和横摇周期等数据,以确定是否会对甲板操作有影响,如航母舰载机的其将作业,以及是否容易导致人员晕船症状(通常横摇周期越小,人体越容易晕船)。除此之外,不同航速下的转弯半径也是一项重要测试,而舰艇转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船舵的设计。在不同航速条件下,舵效的好与坏与船舵的大小(即面积)、形状、数量(如单舵或双舵)等因素息息相关。舵效越好,航母的转弯半径就越小,证明其转向性能越强,而转弯半径的大小往往决定着一艘航母的生死。在现代海战中,由于各种高精度的导弹和鱼雷的制导能力越来越高,航母的机动规避效果也越来越不显著,但这并非意味着人们可以忽视转弯等规避动作的重要性。即使同样是命中,在有效规避动作下的命中部位也会有所不同,其可在最大程度上减小战损程度、减少对战斗力的负面影响和对人员的杀伤。同时,航母的转弯半径还影响着另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航母战斗群中各舰的位置与距离配置。当航母舰队以统一的航速和航向行驶时,各舰的位置和距离的保持并不很难。然而,在复杂的战斗环境下,如遭受潜艇鱼雷袭击时,战斗群内各舰都需要展开鱼雷规避运动,其航线、航向和航速往往并非保持一致。换句话说,各舰为了保命,可能不得不打破航母编队的既有队形。在这种相对混乱的状态下,舰队不仅要保证各舰能以最大程度的机动规避鱼雷,更要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因此在队形编成时就要给不同转弯半径的军舰都留出相对足够的转弯空间,即使编队队形发生混乱也不至于撞船。三、水密性测试。对于舰艇来说,水密性测试可谓是性命攸关的检测项目,丝毫容不得马虎。以世界上最短命的航母——旧日本海军”信浓”号航母为例,其是在战争后期日本节节败退的情况下被加班加点赶工出来的一艘航母,很多地方都存在着质量问题,如隔舱舱门封闭性不好(部分舱门在关闭后与门框间有超过2厘米的缝隙,根本无法起到封闭作用)。因此当”信浓”号被多条鱼雷命中后,即使海员关闭了水密门也仍旧无法阻止舰体大量进水,最终导致舰体倾斜和沉没。对于现代航母来说,水密性测试除了常规的舰体注水和排水作业检查外,还有一项相对”暴力”的测试项目——耐水下冲击,即模拟近炸弹对航母底部造成的损伤。近炸弹和近失弹随并非直接命中舰体,但在距离很近的地方发生的爆炸与水下冲击波仍然是对航母舰体的一种严峻考验。测试过程中,人们会在距航母不同距离的水下设置多个不同爆炸当量的炸药,以模拟不同型号导弹、鱼雷或炸弹的近炸效果。爆炸结束后,测试人员会对航母舰体进行精密测量,以确定是否有变形、裂纹和其他损坏等,同时也要对正在运行中的舰上设备的运转状态进行持续监视,以确定爆炸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水密性测试虽说必不可少,但耐水下冲击测试却并非每个有航母的国家都会做。根据航母使用范围、条件和舰体设计等因素的设定不同,耐冲击测试有时也可以省掉不做。四、消防系统测试。航母消防系统是灭火和在核生化条件下清洗舰体的重要设备。对于航母来说,其必须保证舰体每一个角落的消防喷口都是有效的,且舰体内消防管道的设计带有冗余度(如某一区域被导弹命中后,其消防管道可能会受到损坏,这时必须保证附近的其他管道有能力分担或部分承担起此区域的消防和清洗工作)。在舰体消防系统测试中,一切通向舰体外部的舱门都要关闭,航母甲板的升降机也要处于完全升起状态。然后就是开启全舰的喷淋系统,喷洒顺序通常是海水-消防泡沫-海水,这种顺序的意义是先用海水淋湿全舰,之后用消防泡沫协助灭火,最后再用海水稀释和溶解掉多余的消防泡沫。当然,以上测试只是很粗略的框架,真正的海试过程会把这些框架性的东西细分为很多小项目测试,这些测试往往会同时或交叉进行,总体耗时也会很长。总之,我们期待着国产航母能够早日完成所有还是项目,尽快入列中国海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