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船

清明上河图,看似画的是热闹盛世,却藏

发布时间:2024/10/6 16:56:50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www.gpitp.gd.cn/bing/20180522/86368.html

众所周知的《清明上河图》,看似画的是热闹的盛世,却藏着让人心惊肉跳的细节。画家张择端从小读书,长大后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未中。为了谋生,他开始学习界画。因为界画是一种借助直尺来表现建筑的绘画,只要运用工具熟练,画得精细准确,就会获得认可,比较好谋生。经过勤学苦练,张择端终有所成,尤其擅长画船、桥梁和建筑,得以进入翰林图画院。40岁左右,张择端创作出了自己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这4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上河的上,跟上车、上桥是一个意思,清明上河就是说:在清明时节大家到河岸去、到桥上去,看看春天的景色。这幅画在看似热闹的场景背后,却藏着盛世的隐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清明上河图》里面隐藏的故事吧。

先看看画中的拱桥:眼看大船的桅杆就要撞上桥帮了,这样的险情体现了北宋官员的不作为。本来官员应该在距离拱桥一定距离的地方,安排人员值守,提醒纤夫。因为这些岗位没有设置,所以埋头拉纤的纤夫直到危险临头才发觉。

他们急忙放下桅杆,有一个船夫拿起一根长杆用力撑着,让船暂时过不去。

而此时的桥上也是乱糟糟的。因为桥两边的占道经营,造成了交通拥堵。又来了一位坐轿的文官和一位骑马的武官,他们的随从发生了争吵,互不相让……

这边的城楼无人防守,象征域外势力的骆驼商队长驱直入——整座开封城变成了一个不设防的城市。

其他的场景还有:消防站变成军酒转运站、观察火情的望火楼变成了供人休息的凉亭、士兵的营房变成了饭店、大量私粮入城……

还有卷首就开始注重表现的贫富对比:困顿的出行者和欢快的踏青贵族、全身掏不出一文茶钱的流民和在酒楼里聚餐的雅士、纤夫与坐在轿子里的官员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择端这幅画实际上是画谏。面对北宋末年社会出现的种种弊端,作为一个自小受儒家入世思想熏陶的宫廷画家,他只能借助自己的画,显示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忧患和对变革的期待。

这不是一幅简单的风俗画,是那个时代像张择端这样有儒家情怀的画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后来,有很多人吸取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布局,但是他们的画里没有尖锐的社会矛盾,画的几乎都是严格的城防机构、军训、商业繁华的太平盛世。这些粉饰太平的画,大多是为了出售或者给皇帝看的。

这也显示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独特与难得吧!

在《了不起的中国画》中,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馆研究馆员、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余辉,用独特的视角,记录了10件中国传世名画的故事,包括《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女史箴图》等。

全书包含余张高清图片,整体、局部相结合,真实还原古画的风貌。叙述的语言通俗、风趣,从名画的本身,延伸到当时的宫廷、文化、艺术各个方面,为你解开中国画的历史密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2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