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样能治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69980.html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本周,停泊在摩尔曼斯克第35修船厂码头边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发生了因用于气焊作业的乙炔瓶减压器破裂,导致爆炸起火的事故,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第一次出现类似事故了。年10月27日,该舰因浮船坞沉没导致的起重机倒塌被砸,甲板和舰体多处受损,在被拖进修船厂后,曾于年12月出现火灾,致2人死亡,14人受上,原因是工人在施工作业时违反了相关的安全规定。至于近期最出名,也是造成损失最严重的一次舰船起火,莫过于美海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好人理查德号。这艘数亿美元造价,排水量高达4万吨级的准航母直接被烧至报废,可见军舰防火问题尤为值得各国海军注意。另外,在感叹库兹涅佐夫号命运多舛的同时,也有一些人提出了某些顾虑:库兹涅佐夫号与中国海军的辽宁舰是姊妹舰,属同一型号,俄航母屡屡出现不测,是否意味着辽宁舰或也暗藏什么隐患?其实平心而论,我们大可不必对此有什么担忧,只要能够按照条例和规定做好日常最基本的操作,杜绝危险因素,隐患又从何而来呢?在和平时期,军舰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发电的柴油柜泄露的燃油被未冷却的焊缝引燃;工作人员违规操作;线路老化;弹药存储不当;发动机锅炉爆炸……等等。一般来说,在舰内布置合理且齐全的喷淋灭火装置的同时,对人员的各方面管理与培训,往往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首先,必须增强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杜绝违规操作,加强日常培训。军舰上存在着许多易燃易爆物品,人员稍微操作不当或粗心大意,就容易引起火灾。年,美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突发大火,持续了整整12个小时的火灾蔓延了80个舱室,舰内大量电路管道受损,23人受伤,整舰丧失战斗力。为何这艘10万吨级巨舰会遭受此难?最初的原因无比微小:有人违规将润滑油桶堆放在非储物区,然后一名少尉军官在这片非吸烟区抽烟后,又乱扔烟头,结果引发了大火。一艘可搭载80余架舰载机,看似天下无敌的海上巨无霸,居然被舰内人员的种种不当之举毁得面目全非,真应了那句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话……反过来想,如果相关工作人员的脑子里都绷着防患于未然的弦,能做到不出错或减少出错,就能有效地降低军舰发生火灾的概率。其次,加强人员对重点防火区域的管控。军舰内部敷设的线路、通风管道、舰内保温材料、木制品和纺织装饰品、弹药库、燃料舱和发动机锅炉等,都是重点防火区域,需要对这些地方加强相应的管控。比如,通过24小时轮班巡逻、日常监控和及时的维护保养等方法,减少火灾三要素中的可燃物和引火源,达到有效防控火灾的效果。第三是加强消防技能的培训与掌握。以美国海军为例,舰上都编制有小型的专业消防队伍,他们不仅负责处理舰内火情,还会定期对舰员进行分批的消防与逃生培训,并在面对火灾时,组织和协调其他部门共同灭火。另外,美海军新兵在上舰服役前,都需要通过严格的损害管制消防考核,包括理论课程考试和长达12个小时的火情模拟处置。这些相关的训练和经验都极为宝贵。其实除了消防,军舰还面对着排水堵漏等损管难题。而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并做好损管工作,关系着一艘军舰是否能在远离陆地的茫茫大洋上安全航行,甚至是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幸存下来。毕竟,军舰就是海上的陆地,陆地若不复存在,舰上人员就都将面临着葬身大海的危险,因此损管可谓是一艘军舰和舰员们的最终保障,无论是战时还是和平时期,都绝不能忽视。综上所述,俄罗斯航母事故频发与自身的损管工作不到位有着脱不开关系,原因基本都在人的身上,海军人员素质亟待加强。反过来想,这并非是舱室划定不合理、消防系统失效、或原始设计有问题等。也就是说,这款苏联时代研发的航空母舰起码在硬件领域是合格的。另外有消息显示,负责维修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船厂已公开发声,称技术设备确实出现了一些故障,但并未引起火灾或爆炸,不会影响到航母的维修进度。对于该舰是否真正着了火,恐怕谁的说法都不能轻信,不排除船厂方面多少有掩盖事故严重程度的意思,抑或是事故确实较为轻微。但即便如此,日常的人员培训工作仍不能有丝毫放松。作为库兹涅佐夫号的姊妹舰,我们对人民海军现役的辽宁舰应该抱有充足的信心。自年服役以来,该舰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始终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规章流程,再加上部队对人员的持续训练和思想工作,类似的隐患和事故概率比不少国家都要小得多,辽宁舰在大洋上的生龙活虎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款战舰,命运不同,只能说俄海军真的该好好深挖一下各方面的问题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