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消防船 >> 消防船发展 >> 郑州全城救援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万笑天郑州报道
连日来的大雨,让郑州这座城市变成水乡泽国。7月21日下午,河南省召开防汛应急新闻发布会称,郑州市因极值暴雨致25人死亡7人失联。
7月20日,郑州的大雨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对于郑州东站的旅客,他们眼看着广场上的积水涨到齐腰的位置,最终留宿车站。街道上,车辆被湍急的水流冲散,第二天肆意地横在马路中央。还有众多的居民被困在小区、医院等待救援和物资。
暴雨后,应急管理部第一时间启动消防救援队伍跨区域增援预案,连夜调派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湖北7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专业队伍名指战员、艘舟艇、7套“龙吸水”大功率排涝车等装备支援河南。
同时驰援的还有各省的民间救援队。他们连夜赶到救援一线,帮助转移群众、运送物资。但通信瘫痪和道路积水,使一些救援队花了较长的时间到达救援地。常庄水库泄洪后,贾鲁河承受了巨大压力,而流经的中牟县首当其冲。一批批的救援队希望跨过郑州东四环到中牟县,但排干必经之地的积水仍需时间。
据河南省应急管理厅,16日以来,此轮强降雨造成全省个县(市、区)个乡镇.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3人,失踪8人。全省已紧急避险转移37.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2.2亿元。
暴雨来临
7月21日上午11点,郑州东站的站台空空荡荡,没有列车停靠,往日的繁忙已经按下暂停键。在一层地上还有部分积水,水退留下了污泥,站内灯光寥落,一层没有商户营业。滞留的旅客聚集在车站广场上。
郑州东站西广场,7月20日这里被水淹没。本报记者万笑天/摄影
据新华社消息,7月21日上午郑州东站旅客滞留情况有所缓解,早上工作人员在进站口处提供了早餐,并在进站口外组织旅客登乘大巴车,运往市区安全地带。
21日中午天气是阴天,不再下雨。站外的西广场上,昨天暴雨时齐腰的深水已经退去,蜻蜓们在小水潭上空飞舞。胡慧还能记得,昨天晚上,一个人用手举着自己的孩子,蹚过广场的深水,到火车站躲避。
胡慧和她的朋友原本要乘坐20日下午1点到甘肃的火车,但列车不断晚点,直到暴雨导致郑州东站余趟列车停运。众多滞留的旅客只能在车站过夜,如果运气好,可以在周围爆满的酒店找到一个房间。
“一层有积水,人主要集中在二、三层。”胡慧说。她看到有人拿出毯子睡觉,或者挂起衣服晾干。
但移动网络的不稳定,让一些身上没有现金的人消费遇到了麻烦。一名女士表示,她从20日下午到21日上午离开车站,只吃了一个小包子,因为没有现金,而又无法线上支付。
20日下午4时许,她来车站接人,但暴雨使道路水位迅速上涨,已经高过车内座椅,只得弃车到火车站躲避。她表示,当时的水流很急,差不多到膝盖的位置,如果体重较轻,走路很容易摔倒。在车站里她看到,站前广场上翻涌的积水,仿佛和浓厚的乌云连接在一起,融为一体。
第二天上午,她的车斜在路上。在郑州的道路上,还有很多这样的车辆。它们有的五六辆一起,在路中央横七竖八,或者横着骑在绿化带上。来往的拖车络绎不绝。
被水冲上绿化带的车辆。本报记者万笑天/摄影
一些地势较低的平房,或者建筑工地上的房屋,还有小腿高的积水存在。一名住在工地自建房屋里的男子,奋力地将积水泼到路上,房间里的厨具、鞋子已经拿出晾干。20日晚上,这一家人睡在了对面立交桥上的车里。桥上还停放着20多辆当时避雨的车。
克难救援
出现在这里的两支特战救援队,都还没能到达目的地中牟县。没有信号不但影响消费,还影响救援沟通及导航。
其中一支5人队伍在7月20日晚11点接到了通知,半小时后就出发了。“抓着衣服就跑。”一名队员说道,带了皮划艇、打捞绳等装备。快速的行动,也让他自己没有准备合适的装备,只穿了一双运动鞋,还没到达任务地,脚已经“泡浮囊”了。
21日凌晨5点到达郑州集合,但因为高速匝道上积水深,“下不来高速”。“在郑州三四环转了小两圈才找到合适的出口。”他说,一箱油用完后,还到新郑市加了油。更为重要的是,下高速后才发现,有些地方没有信号,无法使用导航,联系不到队友。
后来在市区有了信号,接到的任务是到中牟县的一家养老院进行救援。但走到三环之后又没了信号,还有一些路段积水较深,始终找不到前去的路径。该队员表示,没想到会有信号的问题,之前常救援的是河中的溺水人员和打捞工作,对大规模的城市灾害没有经验,不曾想通信出了问题。
另一支队伍是为前序队伍送物资,目的地是中牟县的一个社区。队长于瑞磊说,他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不管是曾经的山东寿光,还是年安徽的洪水。他们早上6点出发后,上午10点多进入河南安阳,遇到了大暴雨,他展示的视频中,雨水击打在挡风玻璃上,看不清楚前方路况。但他们仍然以较快的速度赶到了郑州,不过“一下高速就没信号了”。
到郑州两个小时后,于瑞磊一行遇到了同样在找路,已经到郑州8个多小时的前述队伍。此时,是下午2点。
张新上车后,很快吃掉了一个救援队提供的包子。
救援队经过的道路被积水拦住,货车正在通过。本报记者万笑天/摄影
几经询问、折返、绕路,还是没能跨过东四环。途中还遇到了来自山东菏泽的蓝鸟救援队等,同样在找路的队伍。当然也有队伍顺利开展救援,一支济宁泗水的队伍共24人,早上6点到达后,已经在帮助转移第二批被困居民,靠着离线地图找到了位置。
救援与转移
难以渡过的水边,还徘徊着许多想回家转移家属的人。王飞的妻子最近几天就是预产期,但所在的小区已经被水包围,他想让救援队把妻子转移出来,医院。
他的公司在郑州中部海航广场附近。20日下暴雨时,他正在挪车。“暴雨从下午4点左右,下到大概7点,我一直在车里,没敢出来。”王飞说,挪完车后,发现水已经涨了起来,当时水已经在膝盖以上。“我们公司旁边的一条路上面漂着的全是车,一下几十辆车就被困在那儿了。车主下来了,车就扔在原地。”
在郑州东站附近反复环绕后,下午4点半,借着突然出现的信号,特战救援队的两支队伍与大部队会合。
金水东路河南中医药大学(东区)前的路上,停着许多车辆,由于两公里外,路桥下积水深,无法穿过这一必经之地,导致不少救援车辆折返、待命。穿过它向东,就通向了中牟县,也就是救援的目的地,医院。但涵洞内的积水距离顶部只有大约20公分,即便用皮划艇,也无法穿过。救援队在附近多次询问绕路后,仍没有好的办法。
前方的道路是通向中牟县的一个必经地,被水几乎填满,还有被车主抛下的车辆停在水中。本报记者万笑天/摄影
从江西吉安赶到的一支蓝天救援队也在此待命,“涵洞里面全是水,船过不去。消防都过去抽水了。”一名坐在路边的队员说。他们凌晨2点出发,连夜赶来,10多个小时到郑州。整个蓝天救援队过来几百人,其他的队在不同的地方执行任务。
不断有人员通过装载机被转移,居民站在铲斗或是驾驶室两侧,一次可以转移10多人。
居民乘坐装载机被送出。本报记者万笑天/摄影
居住在中牟县的周雨等一行人,想前进却不可得。“两天一夜没回家,再也不想在路上过夜了。”周雨说。他们十多人20日在新政学驾照,本想当天下午回家,但暴雨阻断了回家的路。先在一所地势较高的加油站躲避,等雨势减弱后,想找一家酒店过夜,但去了四五家旅店,都已经住满,也没有找到爱心救助的住所,无奈,当夜只能睡在车中。
时有时无的手机信号,同样让一日三餐变得困难。“身上没有现金,就等有信号的时候赶紧买。只吃了两顿像样的饭。”一名学员说,他的手机还有信号,已经给家人报了平安,家里的地势高,没有被水淹。也有的人家住在一层的安置房,水淹没到了膝盖。
救援前线,特战救援队的队员接到了一个求助信息,帮助寻找失联的家属。下午6点左右,在金水东路与东四环交叉路口南侧的区域搜寻时,程兵发现了一个人露出水面的后背,他知道这是溺亡,“溺水的基本都是面朝下”。位置在一个路口,不远处即是居民小区的大门。三名队员把他带了回来,年龄三四十岁,最后送到了派出所。
程兵说,在那边的小区还困了许多人,出不来,“有的家里都断粮了。因为我去的时候很多人从窗户喊,没食物了,需要救助。”但是没办法。“我们这一点人根本就不够用。整个小区太大了,包括小区里面也都是水,不知道水有多深。”他说。
晚上7点半,开始有零星的雨点落下,好在并没有变得更大。前方的救援队伍,收到了附近饭店免费送来的盒饭,在附近的货车司机们,也收到了这些好意。
十多辆货车停在距救援队两三百米外的空地上,“都不敢走,高速也被封了”。黄亮肚子饿的时候,正巧饭店送来了饭。他是许昌襄城县人,前一天中午送完货,下午经过就被堵在了这里,有的地方水位高,都到了胸口。
黄亮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如果再往前追溯,能让他想起的是年的洪水。他说,21日下午,襄城县也下了暴雨,县里街道两边的商铺都关门了,街道上也不让人走,下水道口都被打开排水了。
特战救援队按照就近的原则,共有37人到郑州。21日晚上9时许,特战救援队的队员再次前往探路,发现越往深处,水位越高,还是无法通过。选择撤离待命。22日上午,他们又接到了转移群众和物资的任务。
注:文中除于瑞磊外,其他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编辑:孟庆伟校对:彭玉凤)